风暴文章风暴文章

他的外套,我每年都拿出来晒

    这件外套,就挂在我衣柜最靠里的位置。每年春天,当阳光变得透亮,风里带着青草味儿的时候,我就会把它请出来。

    那是件藏青色的夹克,款式再普通不过。领子有些磨白了,右边袖口有个不起眼的油点儿,拉链拉到底时总会卡一下。可就是这样一件衣服,在我心里,比什么都珍贵。

    第一次见它,是十五年前的秋天。父亲来学校看我,站在宿舍楼下,手里拎着个塑料袋。“天要凉了,”他递过来,“买件厚的。”

    我接过来,心里其实不太乐意——那颜色太老气,款式也土。但父亲的眼神亮亮的,我就当场穿上了。他伸手帮我理了理领子,粗糙的手背擦过我的下巴。那双手,修了半辈子自行车,指甲缝里总有洗不掉的机油。

    “正好。”他满意地点点头,又从兜里掏出两百块钱塞给我,“买条新裤子配。”

    后来母亲告诉我,为了买这件“正好”的外套,父亲跑了好几家店。在第一家,他嫌袖子太短;第二家,布料太薄;第三家,拉链不顺滑。最后在商场角落里找到这件,价格标签被他小心地撕掉了——我知道,他怕我有负担。

    大学四年,这件外套陪我走过很多路。去图书馆上自习,去食堂打饭,和初恋在操场散步。它慢慢变旧了,颜色从藏青洗成灰蓝,像褪色的天空。可它始终妥帖地包裹着我,像父亲沉默的守护。

    真正懂得这件外套的分量,是毕业那年。找工作四处碰壁,有次面试失败后,我坐在公园长椅上发呆。天突然下起雨,我没带伞,只好把外套顶在头上。雨水顺着布料滑落,我闻到了熟悉的味道——家的味道,父亲的味道。那一刻,所有委屈都涌上来,我把脸埋进湿漉漉的袖子里,哭了。

    就在那件外套下,我做出了决定:留下来,继续奋斗。不是因为有多坚强,而是想起父亲常说:“衣服旧了不要紧,穿暖和就行;日子难不怕,一步一步走就行。”

    这些年,我有了自己的家,衣柜里挂满了各种衣服。贵的,时髦的,轻薄的,保暖的。可每到春天,我还是会把这件旧夹克拿出来,挂在阳台的晾衣架上,让它好好晒个太阳。

    晒衣服这件事,是跟母亲学的。她说衣服和人一样,闷久了会生病,晒晒太阳才能活过来。阳光是最好的医生,能赶走霉气,留下温暖的味道。

    我站在阳台上,看着阳光透过纤维,把衣服照得微微透明。那些磨损的痕迹在光线下格外明显——肘部因为长期伏案写字磨薄了,后背因为背双肩包压出了褶皱,左边内袋的线松了,那是以前总装校园卡和钥匙落下的毛病。

    可晒过太阳后,它又变得蓬松柔软。我把脸埋进去,深深吸一口气——有阳光的香,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烟草味,那是父亲的味道。即便他离开我已经三年了,这味道依然还在。

    去年晒衣服时,五岁的女儿跑过来问:“爸爸,这是谁的旧衣服呀?”

    “是爷爷送给爸爸的礼物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它都旧了呀。”

    我摸摸她的头:“有些东西,越旧越珍贵。”

    她似懂非懂,却伸出小手,轻轻摸了摸那件晒得暖洋洋的外套。

    今年春天来得特别早。我照例把外套请出来,发现左边肩膀的线开了。我找出针线,一针一针地缝。针脚歪歪扭扭的,远不如母亲的手艺,更不如父亲——他修车时,连最细小的零件都能精准地装回去。

    缝着缝着,我突然明白,这件外套之所以珍贵,不是因为它本身,而是因为它承载的时光。它记得父亲挑选时的用心,记得我青春年少的模样,记得那些奋斗的日子,如今又见证我成为父亲。

    晒一件旧外套,晒的不是衣服,是记忆,是爱,是生生不息的牵挂。阳光会把水分蒸发,却让情感沉淀得更浓。那些说不出口的想念,那些来不及表达的爱,都在这件普通的外套里,被完好地保存着。

    等女儿长大了,我会把这件外套传给她,告诉她:这是你太爷爷送给爷爷的礼物。它不贵重,但它告诉我们,爱有时候就是这样简单——天凉了,记得加件衣服。

    晒好的外套收回衣柜,继续等待下一个春天。而我知道,只要我还记得每年把它拿出来晒太阳,父亲就从未真正离开。他化作了阳光,化作了春风,化作了这件旧外套上,永恒的温度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风暴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