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分开,已经整整三个月了。
这九十多天里,他的微信,我一直没删。不是不想,是做不到。那一个小小的头像,一个熟悉的名字,成了我过去三年青春唯一的、也是最后的凭证。删了,就好像那三年从未存在过,我舍不得。
刚分手那会儿,我像个潜伏的哨兵。每天醒来第一件事,就是点开他的朋友圈,反复刷新。看他有没有更新动态,揣摩他分享的那首歌是不是有什么深意,研判他凌晨时分定位在某个酒吧是跟谁一起。我把他朋友圈的背景图放大再放大,试图从像素格里找出一点点关于新生活的蛛丝马迹。那感觉,就像在沙漠里扒寻一点残存的水汽,明知徒劳,却停不下来。
有一次,他发了一张日落的照片,配文是“新的开始”。我的心猛地一沉,脑子里瞬间上演了八十集的连续剧——他是不是有了新欢?他是不是彻底走出来了?那一个下午,我什么事都没干成,对着那张照片,眼泪流了又干,干了又流。我甚至能从照片角落里一个模糊的影子里,幻想出一个女孩的轮廓。那种自我折磨,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脊背发凉。
我也无数次在深夜,点开那个绿色的对话框。聊天记录还停留在分手前,我那句带着怨气的“随便你吧”,和他那句冰冷的“嗯”。往上翻,却是铺天盖地的甜蜜。他会叫我“小猪”,会事无巨细地汇报“到家了”、“吃饭了”,会在我加班时发来红包让我打车。那些文字,曾经是滚烫的,如今却像冰冷的墓碑,刻着我们死去的爱情。我的拇指在输入框那里徘徊,打了又删,删了又打。“在干嘛?”“最近还好吗?”“我有点想你……”每一句都打了,每一句都没有发出去的勇气。我知道,那个回应我、宠着我的人,已经不在了。我发出的任何信息,都只会石沉大海,或者换来更伤人的客套。
留着好友,仿佛就留着一丝渺茫的希望,一个我们或许还能回到过去的幻觉。但现实是,这个“好友”身份,成了一个不断向我输送痛苦的针管。他每一条平静的动态,都在提醒我,他的世界已经风平浪静,而我的世界依旧天崩地裂。我像个乞丐,守着我们感情的废墟,靠着他偶尔施舍的一点网络信息,苟延残喘。
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,是一件小事。
上周,我因为工作去了我们以前常去的那家商场。路过那家冰淇淋店,我下意识地买了两个甜筒,直到转身发现身边空无一人,才愣在原地。甜筒在手里一点点融化,黏腻的奶油滴在地上,像我那颗无法收拾的心。我几乎是逃回家的,打开手机,想跟他诉说这份狼狈和难过。
就在点开他头像的那一刻,我停住了。我跟他,还有什么关系呢?我的悲伤,我的怀念,我的不适应,对他而言,只是负担,甚至可能是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——“看,她还没放下。”
那一刻,我忽然就明白了。我留着的,不是他的好友,是我自己的执念,是我对过去的不甘心。我用这个虚拟的链接,给自己造了一个牢笼。我以为是在珍藏回忆,其实是在用回忆的碎片,反复割伤自己。
删除他,不是为了赌气,不是为了让他后悔,更不是宣告我赢了。恰恰相反,这是我终于承认,我输了,我承认这段感情真的结束了。我接受不了他未来会有新的爱人,会过上与我完全无关的幸福生活,而我,不能再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去窥探、去受伤了。
我必须亲手关上这扇窗,哪怕屋里会暗一阵子,但至少,风雨不会再吹进来。
我深吸一口气,像是要举行一个什么庄严的仪式。手指终于落了下去,按在那个红色的选项上。
“删除联系人”
“将同时删除与该联系人的聊天记录”
我闭上眼,点了“确定”。
再睁开时,通讯录里,那个熟悉的名字消失了。聊天记录里,那片承载了三年欢声笑语的天地,也变成了一片空白。
心,像被猛地掏空了一块,尖锐的疼痛过后,是一种虚脱般的平静。
世界,一下子安静了。
我再也不用在深夜反复刷新他的朋友圈,再也不用对着那个不会响起的对话框打长长的腹稿,再也不用因为他的任何风吹草动而情绪起伏。
我失去了一个永远不会再联系的人,也失去了一个不断折磨自己的工具。
眼泪终于畅快地流了下来,但这一次,不再是委屈和不甘,而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悲伤。我知道,从这一刻起,我的愈合,才真正开始。那条通往未来的路,很黑,也没有他,但我必须,也只能自己一个人走了。
再见,我的爱人。再见,那个卑微的、不肯放手的自己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风暴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风暴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91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84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82)
3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72)
4做工业设计沟通差,学需求分析后改稿少阅读 (69)
5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