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学下棋是小学三年级。班里转来个叫小胖的同学,他爸是棋迷,他从小就会下。有次课间,他拿出象棋说要教我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他让我车马炮三个子,我还是输得稀里哗啦。小胖笑得前仰后合:“你这臭棋篓子!”那句话像根刺扎在我心里。
从那天起,我跟象棋较上劲了。每天做完作业就摆开棋盘,自己跟自己下。左手执红,右手执黑,有时候为了一个走法能想上半天。妈妈说我魔怔了,连吃饭都要喊三四遍。其实那会儿就是憋着一口气——凭什么我就该是臭棋篓子?
进步来得特别慢。有次跟爷爷下棋,我自觉布局精妙,结果他随手一个平炮,我就全线崩溃。爷爷笑眯眯地说:“棋是慢慢长的,急不得。”他教我背《橘中秘》里的基本杀法,什么卧槽马、重炮将,我背得滚瓜烂熟,可一到实战就全乱套。
转折发生在初一那年暑假。市里少年宫办象棋班,免费教学。我天天骑那辆破自行车去,来回一个多小时,汗流浃背的。教棋的李老师是退休体育老师,特别有耐心。他从不讲什么高深理论,就让我们看实战。最让我开窍的是他摆的一盘残局——红方只剩一马一兵,黑方还有双象全士。李老师说:“这棋红方必胜,你信不信?”我们都不信。结果他走了十几步,硬是把黑将逼到绝路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棋不是比谁子多,是比谁算得远。
从那以后,我好像突然开窍了。开始在学校的象棋比赛里冒头,从年级第二到全校第一。高中时已经能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比赛了。记得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,手抖得连棋子都拿不稳,开局就走错顺序,被裁判警告。那盘棋我输了,但输得心服口服——对手那个弃马十三招,真是漂亮。
真正的蜕变是在大学。我遇到了现在的师父,省队的退休教练。他看了我的一盘棋后说:“你棋风太软,该凶的时候不够凶。”师父训练我的方法很特别——每天让我同时下三盘盲棋。开始的时候脑子像团浆糊,下一步忘两步。练了半年,居然真的能同时下三盘了。这个过程让我学会了在脑子里演算各种变化,就像心里有个棋盘。
大二那年,我拿了全省大学生象棋赛亚军。领奖时手一直在抖,不是紧张,是想起小时候那个被让三个子还输棋的自己。我给小胖发了条消息:“还记得你说我是臭棋篓子吗?”他回了个大笑的表情:“现在该你让我三个子了!”
但我知道,这还远远不够。我的目标是全国冠军。
备战的日子的确苦。每天打谱六小时,研究各路高手的棋路。电脑里存了上万盘棋谱,看到后来连做梦都是棋子。有段时间进入瓶颈期,棋力停滞不前,急得满嘴起泡。师父却笑着说:“这是好事,说明你快突破了。”
果然,突破来得猝不及防。在一次热身赛上,我对上去年的全国季军。中盘时我陷入苦守,时间也所剩无几。就在读秒声中,我突然看到一步弃车砍士的妙手——这步棋风险极大,成了立刻绝杀,不成就是输。我几乎没有犹豫,啪地把车砸了下去。对手愣住了,长考了十分钟,终于推盘认输。后来这盘棋被称作“神来之笔”,还上了象棋杂志。
今年夏天,全国象棋锦标赛如期举行。我从预赛一路杀进决赛,对手是卫冕冠军。决赛局,我们鏖战了四个小时。最后形成车兵对马双士的残局,理论上应该是和棋。但我没有放弃,用车牢牢控住将门,小兵一步步逼近九宫。在第189手,对手超时判负。
当裁判举起我的手时,我整个人都是懵的。直到戴上金牌,听见国歌响起,眼泪才止不住地流下来。我给爷爷打了个电话,他耳背,我喊了三遍“我夺冠了”,他才听清。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,然后听见他哽咽着说:“好,好,爷爷的棋盘终于等来冠军了。”
现在我还经常去少年宫教孩子们下棋。有个总输棋的小男孩问我:“老师,我怎么才能变厉害?”我摸摸他的头说:“记住你每次输棋的不甘心,记住它,然后慢慢来。”就像当年爷爷告诉我的一样——棋是慢慢长的。这盘人生的大棋,我们都还在中局,前面的路还长着呢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风暴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风暴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91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83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82)
3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72)
4做工业设计沟通差,学需求分析后改稿少阅读 (69)
5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