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看它多软,”他把泰迪熊塞进我怀里,“以后让它替我陪你睡觉。”
我捏了捏泰迪熊,确实很软,软得像是没有骨头。它的眼睛是两个黑色的纽扣,微微反着光,嘴角被缝制成一个上扬的弧度,永远在微笑。我抱着它,把脸埋进绒毛里,闻到一股崭新的、属于棉花和布料的味道。
“谢谢,”我说,心里却掠过一丝说不清的失落,“我很喜欢。”
其实我想说的是——我更想要你陪我。
但这句话我没说出口。那时他刚换工作,经常加班到深夜,而我又习惯早睡。有好几次,他怕吵醒我,就在客厅的沙发上将就一夜。我知道他是为我着想,可每次清晨看见他蜷在沙发上的样子,心里都酸酸的。
那天晚上,我按照他说的,把泰迪熊放在了他的枕头上。关灯后,卧室里很暗,只有窗帘缝隙透进来一点路灯光。我侧躺着,面对着他平时睡的那一侧。现在那里没有他,只有那只泰迪熊,它微笑着,一动不动。
我伸手摸了摸它。真的很软,软得几乎托不住手的重量。可再软也不是他的温度。他不会在我做噩梦时迷迷糊糊地拍我的背,不会在睡梦中无意识地把我往怀里搂,不会在清晨半醒时亲我的额头。这只熊只是安静地待着,保持着那个缝上去的微笑。
那一夜我睡得很浅。半夜醒来好几次,每次都会下意识地往那边靠,碰到的却总是冰凉的绒毛。凌晨四点,我彻底醒了,抱着膝盖坐在床上,看着那只熊。它还是那样笑着,仿佛在嘲笑我的孤单。
第二天他来了,看见泰迪熊好好地待在枕头上,很高兴地问:“怎么样?抱着睡是不是很舒服?”
我点点头,说:“嗯,很软。”
我没告诉他,我几乎一夜没睡。
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周。每天睡前,我都会按照他嘱咐的,把泰迪熊摆好。它成了床上的固定成员,占据着他曾经的位置。我渐渐习惯了翻身时碰到一团软绵绵的东西,但也仅仅是习惯——就像习惯窗外的车声,习惯空调的嗡鸣。
直到周五晚上,我感冒了,头疼得厉害,早早躺下。他加班回来已经十一点,轻手轻脚地洗漱,然后在床边站了一会儿。我其实醒着,眯着眼睛看他。
他看了看我,又看了看枕头上那只泰迪熊,犹豫了一下。我以为他会像以前那样,哪怕再晚也躺下来,从后面抱住我。可他只是轻轻叹了口气,转身走向门口。
“你去哪儿?”我忍不住问。
他回头,有些歉疚地笑笑:“我身上凉,别传染你。而且你抱着熊睡会舒服点,我去沙发。”
门轻轻合上了。
卧室里又剩下我和那只泰迪熊。它依然微笑着,纽扣眼睛在黑暗里反射着微光。我突然觉得它那永恒的微笑很残忍——它永远在笑,因为它感受不到我的孤独。
我坐起来,把它拿到面前。这确实是他精心挑选的礼物,毛质柔软,做工精细,连蝴蝶结都系得一丝不苟。他一定是想着,有它陪着我,我就不怕黑,不怕做噩梦,不怕一个人睡了。
可他不知道,我怕的从来不是这些。
我把泰迪熊紧紧抱在怀里,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下来,落在它的绒毛上,迅速被吸收,只留下深色的印记。我哭得很小声,怕被他听见。这个玩偶承载着他所有的关心,却无法传递他一个真实的拥抱。
后来,我病了三天。那三天他请了假在家陪我,我们终于又睡在了一起。虽然我感冒了怕传染他,让他离远点,但他还是固执地握着我的手。夜里我咳嗽醒过来,他会立刻醒来,给我倒水,摸我的额头。
那三天,泰迪熊被暂时放在了床边的椅子上。它依然微笑着,看着我们。
病好后,他又开始加班。泰迪熊重新回到了枕头上。但这次,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抱着它。我开始跟它说话。
“他今天又加班了,”我摸着它的耳朵说,“你说他吃饭了没有?”
“今天下雨了,他带伞了吗?”
“我做了他爱吃的红烧肉,可惜他回来太晚,都凉了。”
泰迪熊不会回答,但它是个忠实的倾听者。慢慢地,我发现它身上开始有了我的气息——洗发水的味道,还有一点点洗衣液的清香。它不再只是商店里那个崭新的商品,它成了我们之间的一个信物,一个寄托。
有一天,我突发奇想,找来他一件穿旧了的T恤,给泰迪熊穿上。衣服有点大,松松垮垮地套在熊身上,袖子长得盖住了爪子。但那天晚上,当我抱着它时,竟然闻到了他身上熟悉的味道——淡淡的汗味,混合着他常用的洗发水的气息。
那一夜,我睡得特别踏实。
现在,那只泰迪熊还躺在我们的床上,就在两个枕头之间。他已经换了工作,不再需要加班到深夜,我们终于可以一起入睡了。但泰迪熊没有退休——它成了我们床上的第三位成员。
有时早上醒来,会发现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把泰迪熊塞到了我怀里;有时则是我无意中把它踢到了床脚;更有趣的是,有一次我们居然同时抱住了它,三个人——不,两人一熊,挤作一团。
昨晚,我看着他熟睡的侧脸,又看了看枕边的泰迪熊。它还是那样微笑着,纽扣眼睛在晨光中显得温柔了许多。我忽然明白了,这个柔软的玩偶从来不是他的替代品,而是他不在时的守护者,是他爱的具象化。他不能陪我时的每一个夜晚,都是这只不会说话的熊在替他完成“陪伴”这个承诺。
我轻轻拿起泰迪熊,把它放在我们中间。他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,手臂无意识地搭在熊身上,也搭在我手上。
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,照亮了床上——他在左边,我在右边,中间是那只浅棕色的、软软的泰迪熊。我们都还睡着,呼吸平稳。这个画面,大概就是“陪伴”最完整的模样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风暴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风暴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94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90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85)
3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77)
4做工业设计沟通差,学需求分析后改稿少阅读 (75)
5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