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暴文章风暴文章

伪短视频标签运营教学平台付学费后无效果

    这事儿过去小半年了,现在提起来,心里头还跟堵着块石头似的。你们刷短视频的时候,是不是也常刷到那种广告?标题一个比一个吓人——“普通人靠短视频月入五万”、“七天起号秘籍”、“抓住风口,你也能财富自由”。画面里不是豪车就是豪宅,配上那种打了鸡血一样的音乐,看得人心怦怦跳。

    我就是这么被吸引的。那段时间工作不顺,看着别人好像随随便便就成功了,心里特别着急。点进那个广告,填了手机号,没多久就有人加我微信。那人自称“李老师”,说话特别热情,每天早晚问好,朋友圈全是学员的成功案例——今天这个学员爆单了,明天那个学员提车了。我问他:“我完全没基础,能行吗?”他回得特别肯定:“没问题!我们就是为零基础小白量身定制的,手把手教,包教包会。”

    学费6980元,说是什么“至尊VIP套餐”。我犹豫了好几天,这毕竟不是小数目。李老师那边天天发消息:“名额快满了”、“这期优惠明天截止”。最后一咬牙,把信用卡刷了。现在想想,那种催着你交钱的紧迫感,其实就是第一个警示信号,可惜当时被“一夜暴富”的梦冲昏了头。

    交完钱,我被拉进一个群,群里有两百多人。第一天还挺热闹,大家都做着同样的梦。可真正的“教学”开始后,我就觉得不对劲了。

    所谓的课程,就是几十个录制好的视频,内容全是网上能搜到的基础知识——怎么注册账号、怎么拍15秒视频、怎么加字幕。画质模糊,老师讲得飞快,很多地方甚至口齿不清。我硬着头皮看完,感觉什么都没学会。

    说好的“一对一辅导”呢?确实有个“辅导老师”,但回复永远要等好几个小时,而且永远是复制粘贴的标准答案。“老师,我这个视频为什么没流量?”“继续发,坚持就是胜利。”“老师,这个内容方向行不行?”“可以参考我们给的案例。”问具体问题,他们就开始兜圈子。

    我按他们说的,坚持日更了一个月。每天下班后,熬夜写脚本、拍摄、剪辑,整个人累得跟什么似的。结果呢?最好的一个视频只有500播放量,粉丝涨了23个,其中18个是同行。

    群里渐渐有人开始抱怨。有个宝妈,带着孩子还坚持更新,结果一单都没卖出去;还有个大学生,用生活费交的学费,现在连饭都吃不起了。每当有人质疑,那个李老师就会出来说:“成功需要时间,你们做得不够好。”然后把那几个“成功案例”翻来覆去地发——后来我们才知道,那些根本就是托儿。

    最让我难受的是那次直播答疑。我提前把问题写好了,特别具体,关于内容垂直度和平台推荐机制的问题。轮到我时,那个所谓的“金牌讲师”轻描淡写地说:“你这个问题太基础了,我们课程里都有,回去多看几遍。”可我明明已经把课程看了三遍啊!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了,他们不是不会答,而是根本不懂。他们只是背了一套话术,真正的运营知识,可能还不如我这个摸索了一个月的人。

    群里有个叫“小王”的,私下加了我。他说他做了详细对比,发现这些课程的内容,完全就是拼凑网上免费的教程,然后包装成“独门秘籍”。“我们上当了,”他说,“他们卖的不是知识,而是我们这些焦虑的人对成功的幻想。”

    我决定退款。你猜怎么着?那个每天嘘寒问暖的李老师,突然变脸了。“课程已开通,概不退款。”无论我说什么,都是这冷冰冰的一句话。我提出要看他们的资质,他们直接把我踢出了群,拉黑了所有联系方式。

    那晚我坐在电脑前,看着自己做的几十个视频,最多的还是只有几百播放量。不是难过没做起来,而是恨自己怎么这么傻。6980元,是我两个月的房租,是我能给爸妈买很多礼物的钱,就这么没了。

    现在我也在做短视频,慢慢有了起色。但这条路完全是自己摸索出来的,跟那个课程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我认识了很多真正做起来的朋友,他们告诉我一个残酷的真相:那些教人赚钱的,往往才是最赚钱的。真正在短视频里做得好的人,忙着自己的事业,根本没时间也没必要去收那几千块的学费。

    如果说这段经历教会了我什么,那就是:这世上没有捷径。所有看起来轻松的成功,背后都是我们没看到的汗水和积累。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什么“秘籍”能轻松赚钱,那他要赚的钱,其实就是你的学费。

    现在刷到那种广告,我都会直接划走。偶尔会在评论区看到心动的人,我想提醒他们,又怕被说是酸葡萄心理。只能把这段经历写下来,如果能提醒到一个像当时的我那样迷茫的人,那这6980元的“学费”,也算没白交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风暴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