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时候我刚工作没两年,住在出租屋里,每天对着电脑屏幕,日子过得灰扑扑的。有天路过菜市场,看见个老奶奶在卖花,角落里那盆茉莉叶子都黄了大半,蔫蔫的,没人要。我鬼使神差地花了五块钱把它带回了家。其实我什么也不懂,就是看着它可怜。
我上网查怎么救它,给它换土、修剪黄叶,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阳台看它。说来也怪,过了半个多月,它竟然真的抽出嫩绿的新芽了。那年夏天,它开了花,虽然就七八朵,但那个香气啊,飘得满屋子都是。晚上我坐在阳台上,闻着那香味,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踏实。就是从那时候起,我开始迷上了养花。
先是茉莉,然后是月季、栀子、绿萝、多肉……我那小小的阳台渐渐挤满了。养死过,也养活过。记得有盆月季长了红蜘蛛,我急得不行,大半夜的打着手电筒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擦;有棵栀子花,买回来时花苞满枝,结果全掉了,我难过了好几天,后来才知道是环境变化导致的。这些花花草草,它们不会说话,但你为它们付出的每一点心思,它们都会用新芽、用花开来回馈你。
朋友们来我家,都说我这阳台像个迷你植物园。有人开玩笑:“你这么喜欢花,干脆开个花店算了。”
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那天晚上我失眠了,翻来覆去地想:是啊,为什么不能呢?
现在说起来轻松,但当时这个决定真的很难。我在那家公司已经干了四年,虽然谈不上多喜欢,但收入稳定。而开花店?我爸妈第一个反对:“稳定的工作不要,去卖花?那能挣几个钱?”朋友们也劝我三思。
最挣扎的是我自己。我查了资料,算了账——租金、装修、进货、日常开销……现实的压力摆在眼前。那段时间,我天天失眠,脑子里两个小人在打架。直到有天,我又站在我那阳台上,看着那些在晨光里带着露珠的花,心里突然就亮了:我才二十几岁,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拼一次?就算失败了,至少我试过了。
辞职那天,手都是抖的。交完报告从办公楼里出来,阳光明晃晃的,我站在街上,有种不真实的感觉。
接下来三个月,才叫真正的磨砺。找店面就跑了整整一个月,最后在一个安静的街角找到个小门面,不大,三十多平,但朝南,阳光能照进来。装修那会儿,为了省钱,很多活都是自己干。我个女孩子,学着刷墙、钉架子,手上磨出了水泡。最累的时候,坐在地上靠着墙就能睡着。
但看着空荡荡的店面一点点变成想象中的样子——原木色的架子摆起来了,操作台做好了,那个老榆木的收银台是我从旧货市场淘来的——所有的疲惫又都值得了。
2018年4月,我的“遇见花店”悄悄开业了。没有隆重的仪式,我在门口放了几个花篮,心里忐忑得像等待考试结果的学生。
第一天,进来了七个人,只卖出一小束满天星,85块钱。我拿着这第一笔收入,去隔壁小店吃了碗面,边吃边笑,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下来了。
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。进货就是第一道坎。第一次去批发市场,我完全懵了,那么多品种,什么A级B级,什么耐运输不耐运输。我被坑过,进过不新鲜的花,拉回来第二天就蔫了;也判断失误过,母亲节前进太多康乃馨,结果卖不完,眼睁睁看着它们凋谢,心疼得不行。
包花束也是个技术活。我自认为在家练得不错了,可真要给客人包,手就跟不是自己的一样。记得有个小伙子来买花送女朋友,我包得小心翼翼,结果还是松垮垮的。他接过花时那种勉强接受的表情,我到现在都记得。那天晚上,我对着教程练到凌晨两点,拆了包,包了拆,直到手指被玫瑰刺扎得都是小口子。
这些具体的困难还好说,最难受的是那种不确定感。有段时间生意特别淡,连续好几天都没什么客人。我坐在店里,看着外面人来人往,就是没人进来,那种焦虑能把人逼疯。交房租的日子快到了,我数了数账上的钱,第一次怀疑自己的选择。那个月,我吃了整整一个月的挂面,不敢告诉家里人。
转机发生在一个下雨的下午。店里没什么人,我在整理花材。一位阿姨进来避雨,我们闲聊起来。她说女儿刚生了孩子,想去看看,不知道带什么。我帮她配了一束粉色的康乃馨加白色百合,包扎得特别仔细。阿姨特别满意,临走时说:“姑娘,你包的花有温度。”
“有温度”——这三个字,让我躲在卫生间里哭了很久。原来,我做的这一切,是有意义的。
慢慢地,生意有了起色。我开始明白,卖花不只是买卖,更是情感的传递。
我帮一个羞涩的男生策划求婚,用999朵玫瑰布置了整个现场;也为一个老爷爷每周准备一束小苍兰,那是他老伴生前最喜欢的花;还有那些生日、纪念日、道歉、祝贺……每一束花背后,都是一个故事。
有个妈妈,每个月都会来买一束向日葵,她说女儿在备战高考,向日葵能带给女儿力量;有个上班族,每周五都会来选一束花,她说这是给自己的周末礼物;还有个老奶奶,八十多岁了,每次来就买一支红玫瑰,她说老伴走了,但习惯改不了。
这些人和事,让我越来越确定,我选的这条路没有错。
现在,我的花店已经开了五年多了。它不大,但很温暖。春天的时候,门口会开满我种的绣球;夏天,茉莉的香气会飘满整条小街;秋天,金色的菊花在阳光下特别好看;冬天,店里会摆满圣诞玫瑰和冬青。
我还是每天早早到店,修枝、换水、整理花材。手上常有被花刺划破的痕迹,搬花桶搬得腰酸背痛,节假日忙得饭都顾不上吃。但每当看到客人接过花时脸上的笑容,或者听到他们说“这花真美”,所有的辛苦就都值得了。
回头想想,从在出租屋里养活第一盆茉莉,到现在拥有自己的小花店,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。但如果再让我选一次,我还是会走上这条满是花香的路。
它教会我,美好的东西都值得等待——就像一颗种子破土而出,需要时间,需要耐心。也让我明白,把时间“浪费”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,才是最值得的。
如果你哪天经过这条小街,看见一个围着围裙、手上沾着泥土的姑娘在店里忙碌,那就是我。推门进来吧,不用买花,只是闻闻花香,聊聊天,也很好。
这世上有些梦想,就像花一样,需要你勇敢地种下,然后一天天浇水、守护,它总会开的——也许不如你想象的绚烂,但一定独一无二,就像你那盆茉莉,就像我的这家小店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风暴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风暴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78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76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65)
3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62)
4网上买薯片,收到后袋子漏气阅读 (61)
5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