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暴文章风暴文章

我在他心里,或许只是偶尔想起的人

    我认识他,是在一个特别普通的下午。阳光懒洋洋的,没什么力气,透过窗户洒进来,把灰尘照得像一群慢悠悠跳舞的小精灵。我们是在一个共同朋友的聚会上遇到的,人很多,声音很杂,但他一说话,周围好像就安静了。他笑起来眼睛弯弯的,里面有光。那时候我就想,这个人,真有意思。

    从那以后,我们有了很多交集。会一起约着吃饭,他会给我讲他旅行中的趣事,手舞足蹈的,像个孩子;我也会跟他抱怨工作里的烦心事儿,他就安静地听着,然后说一句:“没事,都会过去的。”我们聊音乐,聊电影,聊那些不着边际的梦想。我手机里存着我们好多聊天记录,有时候是深夜里长长的语音,有时候是互相分享的好笑段子。我以为,我们之间拥有的这些时间和细节,是独一无二的,是很有分量的。我以为,我在他生命里,怎么也占着一个不大不小、但很稳固的位置。

    可后来,有些事情慢慢就变了味儿。我发觉,好像总是我主动找他比较多。我发的消息,他回得越来越慢,从“秒回”变成“轮回”,最后可能就只剩下一个简单的“嗯”或者一个表情包。我们约好的事情,他开始会忘记,或者用一句“不好意思,临时有事”就轻轻带过。一开始,我给他找了好多理由,他忙,他累,他可能没看手机。人总是这样,善于欺骗自己,尤其是在不愿意面对真相的时候。

    真正让我清醒的,是那一次。我路过他公司附近,想着给他一个惊喜,就买了他最爱喝的那家咖啡。我站在他们公司楼下,看着人来人往,心里还有点小雀跃。然后,我就看见他和几个同事有说有笑地走出来。他看起来轻松又愉快,那种神态,是我很久没在他脸上看到过的了。他并没有看见我。我站在原地,手里那杯咖啡从滚烫变得温热,最后彻底凉透,就像我的心。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,他不是忙,也不是累,他只是……他的生活里有太多比我更重要、更有趣的人和事。而我,不过是他在那些热闹间隙里,偶尔才会想起来的一个影子。

    这个认知,像一根细小的针,扎在心口最软的地方。不致命,但那种绵密又持久的疼,无处不在。我开始翻看我们的过去,像侦探一样寻找蛛丝马迹。我发现,那些我认为是“默契”的瞬间,或许只是他恰好的随和;那些我认为是“特殊”的对待,或许只是他基本的礼貌。我把他的好,他的温柔,他对所有人的那种周到,错误地当成了对我独有的馈赠。是我自己,用想象和期待,为我们这段关系镀上了一层金边,现在金边褪色,露出了原本粗糙的底色。

    现在,我大概想明白了。我在他心里,是个什么位置呢?大概就像一本看过的旧书,被放在了书架一个很高的、落满灰尘的角落。他不会刻意去找它,甚至可能都忘了它的存在。但也许在某个百无聊赖的下午,他整理书架时偶然瞥见,会随手拿下来,拂去灰尘,翻看几页,可能会因为某个片段微微一笑,然后,再把它放回原处。下一次再想起,又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。

    而我呢?我这边的故事,却完全是另一个版本。我这边,是倾盆大雨里他递过来的一半雨伞,是深夜电话里他带着睡意的安慰,是所有聊天记录的截图和珍藏,是无数次反复揣摩和回味。我这边,是惊心动魄,是刻骨铭心。你看,人和人之间,就是这么不公平。同一个故事,在他那里是轻描淡写的插曲,在我这里,却成了压垮情绪的主旋律。

    说不难过是假的。毕竟真心实意地对待过,热烈地期盼过。但我也知道,感情这东西,最勉强不来。它不是考试,不是你努力了就能拿到高分。它更像一阵风,吹过来的时候你满心欢喜,吹走了,你也不能抓着空气不放手。

    所以,我现在学着放下了。不再盯着手机等他的消息,不再琢磨他每句话背后的含义,不再把他的朋友圈翻了一遍又一遍。我开始把那些和他一起度过的时间,一点点收回,用在自己身上。我去学了很久想学的画画,虽然画得歪歪扭扭;我重新捡起了跑步,让汗水代替眼泪流出来;我和那些一直在我身边的朋友们更频繁地见面,在他们面前,我可以放肆地笑,也可以坦然地哭,不用任何伪装。

    我偶尔还是会想起他。在听到某首我们曾一起听过的歌时,在路过某家我们曾一起吃饭的餐厅时。那种感觉,不再是撕心裂肺的疼,而是一种淡淡的、恍如隔世的惆怅。像看一场关于别人的老电影,情节还记得,但里面的悲喜,已经离我很远了。

    我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——我只是他生命中,一个偶尔才会被想起的人。这没什么,真的。每个人的心里,都装着不同分量的人。我在他那里是轻的,但总有人在另一个人那里,是重的。而我也相信,在未来,我也会成为某个人心心念念的“常驻嘉宾”,而不是一个“偶尔访客”。

    到那时候,我再回看现在这一切,大概就真的云淡风轻了。而这段经历,连同他这个人,最终都会变成我记忆里一个模糊的、温和的印记。它教会我,爱要及时,但放手也要勇敢。最重要的是,永远不要因为一个只是“偶尔想起”你的人,而忘记了,那个一直陪着你、值得你珍视一生的自己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风暴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