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晚上,我第N次刷着科目一的题库,那些交通标志在我眼前打转,怎么都记不住。我已经考砸两次了,再不过,报名都快过期了。焦虑像藤蔓一样缠着我——工作忙得脚不沾地,哪有时间静下心来背书?
就在这时,微信群里弹出一条消息:“专业驾照代考,科目一到科目四全包,不过全额退款。”
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。像做贼似的,我点开了那个头像——是个看起来很正式的驾校教练,朋友圈里全是代考成功的聊天记录截图,那些“客户”感谢的话说得特别真诚。
“真的能过吗?”我试探着问。
对方秒回:“百分百通过,我们做了八年了,有内部渠道。”
他发来一段语音,声音沉稳有力:“很多人跟你一样,工作忙,没时间。我们就是帮大家解决这个难题的。”
这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。是啊,那么多人都找了代考,为什么我不能?就这一次,过了就再也不干这种事了——我这样安慰自己。
他报的价格不菲,科目一就要两千五。但比起再请假、再交补考费、再忍受那种挫败感,这钱似乎也值。更重要的是,他说可以先付30%定金,过了再付尾款。
“你放心,”他说,“我们靠信誉吃饭。”
现在回想,他太懂怎么取得信任了。他不仅发来了营业执照(后来知道是PS的),还主动提出可以签电子合同。他甚至提醒我:“这事毕竟不太合规,你别到处说。”
七百五十块,我分两笔转了过去。转账那一刻,手有点抖,但还是按了确认。
付完定金,他态度更热情了,详细问了我的考试时间、地点,说会安排最资深的“老师”去代考。那几天,我居然真的安心了不少,觉得问题终于要解决了。
考试前一天晚上,我给他发消息,确认明天的安排。
没有回复。
我心里咯噔一下,但告诉自己,可能他忙。
考试当天早上,我再次联系他。消息发出去,前面出现了一个红色的感叹号。
您已不是对方好友。
那一刻,全身的血都往头上涌。我颤抖着手打他电话,已是空号。翻看那些所谓的“成功案例”,才发现所有截图都很模糊,明显是伪造的。
我就那么呆呆地坐在床边,握着手机,看着屏幕上那个冰冷的红色感叹号。七百五十块不多,但那种被当傻子的屈辱感,像一记耳光狠狠扇在脸上。
最讽刺的是,那天下午,我还是去了考场。坐在候考区,看着周围认真备考的人,我觉得自己特别可笑。他们靠的是自己,而我呢?想走捷径,结果掉进了最老的陷阱。
那次考试,我居然过了。可能是破罐子破摔反而放松了,也可能是之前的努力终于起了作用。拿到驾照那天,我没有半点喜悦。
这大半年,每次看到抽屉里的驾照,我就会想起这件事。它提醒我的不是终于拿到了证,而是我曾经多么轻易地放弃了原则,多么天真地相信了“捷径”。
后来我听说,身边也有朋友遇到过类似的事——有找代购被骗的,有刷单被骗的,套路都差不多:利用你的焦虑,给你画个大饼,收完钱就消失。
我现在偶尔还会看那个骗子的微信——头像没换,名字没改,依然活跃。我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上了他的当。每次想举报,却因为自己也曾动过歪念头而犹豫。
这件事教会我的,不只是“别相信代考”这么简单。它让我明白,当你想绕过规则走捷径的时候,往往正走在最弯的路上。那些看似帮你解决问题的人,可能正在把你推向更大的问题。
生活里确实有很多让人焦虑的事,考驾照、找工作、赚钱养家……每件事都催着我们快点,再快点。但就像我妈妈后来说的:“该你走的路,一步都少不了。绕过去了,迟早也要回来补上。”
我现在开车特别小心,每个交规都严格遵守。因为我知道,这本驾照来得不容易——不是因为它曾经让我上当受骗,而是因为最终,我是靠着自己真实的努力拿到的。
如果时光能倒流,我会对那个深夜盯着手机犹豫的自己说:别转那笔钱。回去好好做题,一次不过就两次,两次不过就三次。哪怕慢一点,但每一步都踏实。
可惜啊,人生没有如果。有些跟头,注定要摔一次才记得住疼。只是这代价,本可以不必付出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风暴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风暴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91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83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82)
3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72)
4做工业设计沟通差,学需求分析后改稿少阅读 (68)
5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