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暴文章风暴文章

被合作伙伴背叛后,我独自东山再起

    那会儿我刚把公司做到第三个年头,感觉一切都上了轨道。老陈——我那时候还叫他老陈,不叫陈总——是我创业第一天就拉进来的合伙人。我们俩挤在居民楼里办公的时候,他媳妇还常给我们送饺子。他说:“兄弟,咱们这辈子就绑一块儿干了。”

    谁能想到呢,说这话的人,后来带着整个技术团队和客户资料走了,就在我们签下千万级订单的第二天。

    我记得特别清楚,那是周四下午,财务小跑着进我办公室,说账上只剩二十万。我打老陈电话,关机。去他家,搬空了。回到公司,技术部一半工位是空的。前台小姑娘递给我一个信封,里面是老陈留下的信,就两行字:“市场方向有分歧,我带团队另谋发展。好聚好散。”

    好聚好散。我看着那四个字,在办公室里坐到凌晨。保洁阿姨来打扫,吓了一跳:“李总,您脸色怎么这么白?”

    接下来三个月,是我人生中最暗无天日的日子。客户天天来催项目进度,我赔笑脸说技术升级;员工工资要发,我把车卖了;房东来收租金,我求他宽限半个月。最难受的是那些眼神——同情、怀疑、幸灾乐祸。以前称兄道弟的人,现在电话都不接。

    有个周末,我实在撑不住了,去河边坐着。手机响了,是我妈。她说梦见我不好,非要视频。我整理了半天表情才接起来。她说:“儿子,你瘦了。”就这一句,我眼泪差点下来。挂断后我在河边哭得像条狗——三十多岁的人,哭完自己擦脸,回去继续想办法。

    转机来得偶然。以前合作过的一个客户王总,听说了我的事,约我喝茶。他说:“我知道你现在难,但我想问你,如果重新开始,你还能不能做起来?”我说能,然后把这三个多月偷偷做的市场分析、产品重构方案全摊开来。他看了很久,最后说:“我投你三百万。”

    就这三百万,我把原来剩下的五个人重新组织起来。我们在创意园租了个最小的办公室,夏天没空调,大家汗流浃背地写代码;冬天暖气不足,裹着毯子开会。小杨——现在是我们副总了——当时感冒发烧还坚持来上班,说这个模块必须他来做。我说你回去休息,他说:“李总,上次你一个人扛了所有,这次我们陪你一起扛。”

    我们专注做小而精的产品,服务那些被大公司忽略的小客户。第一个项目只收了八万块,但我们做得比八十万还认真。交付那天,客户握着我的手说:“这么多年,第一次有人把我们小公司这么当回事。”

    口碑就这么一点点积累起来。老客户回来了,新客户找上门。一年后,我们搬进了正规的写字楼。发年终奖那天,我给每个人都包了大红包。小杨说:“李总,你自己也多留点。”我笑笑没说话——他们不知道,那一年我没给自己发工资。

    上个月在一个行业峰会上,我遇见了老陈。他的新公司发展得不太好,想跟我聊聊。我请他喝了杯咖啡,他絮絮叨叨说很多,说当初不该那样走,说现在团队不好带。我安静听着,最后他说:“你还恨我吗?”

    我说不恨了。这是真话。没有那段经历,我可能永远是个依赖合伙人的“李总”,而不是现在这个能从零开始的自己。他走的时候,背影有点佝偻,我突然想起我们挤在居民楼里吃饺子的样子——那已经是另一个人生的事了。

    现在公司又走到了十字路口,有资本想收购,有投资人想入股。但这次,我心里很稳。摔过最重的跤,知道底线在哪里;靠自己爬起来,知道能力在哪里。昨晚加班到十点,走过办公区,看见还有几个年轻人在讨论方案,那种专注的样子,让我想起很多事。

    我站在窗边看了会儿夜景,这座城市还是那么亮。我想,人生大概就是这样——被人推下悬崖,要么摔死,要么学会飞。而我,很庆幸属于后者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风暴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