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开办公室玻璃门的那一刻,手心还在微微出汗。工位还是原来的工位,电脑还是那台电脑,可一切都那么陌生——同事们讨论的项目我听不懂,新来的系统操作起来手生,就连打印机好像都升级了,我站在那儿研究了半天怎么双面打印。
最要命的是,脑子里总绷着一根弦。下午四点,会突然想起该给孩子准备辅食了;开会时手机震动,心里就咯噔一下,怕是保姆打来的。有次部门会议,我因为堵车迟到了五分钟,推门进去时所有人的目光投过来,那种尴尬让我脸上发烫。
“要不,换个轻松点的岗位?”领导委婉地提过。我摇摇头——不是逞强,是不甘心。凭什么当了妈妈就要放慢脚步?我想试试看,一个三十五岁的女人,一个新手妈妈,能不能在职场里继续奔跑。
最难的是平衡。记得女儿八个月大时发烧,整夜哭闹,我抱着她在客厅里来回走动,天快亮时才退烧。那天上午有个重要汇报,我洗了把脸,化了比平时浓的妆遮盖黑眼圈,准时站在会议室里。讲到一半时手机亮了,是保姆发来女儿退烧后第一次笑的照片。我的声音顿了一下,然后继续,没有人知道那零点几秒里,我心里经历了什么。
但你知道吗?正是这些艰难,让我学会了更高效地工作。因为知道五点半必须准时下班接孩子,白天每分钟都变得珍贵。我开始做详细的时间规划——上午集中处理重要项目,午休时间学习新系统,碎片时间回复邮件。以前觉得非要加班才能完成的工作,现在发现只要专注,完全可以在八小时内搞定。
同事们也给了我很多温暖。有次我因为孩子生病请假,回来后发现他们悄悄帮我跟进了项目进度;领导知道我晚上要照顾孩子,特意把重要会议都安排在上午。这些善意让我明白,职场不是冷冰冰的,它容得下一个母亲的特殊情况。
慢慢地,我找到了节奏。不再为自己需要提前下班而愧疚,也不再为偶尔的家庭电话感到抱歉。我开始把育儿中学到的耐心和 multitasking(多任务处理)能力带到工作中——能同时哄睡孩子和构思方案的女人,还有什么搞不定的呢?
转机出现在回岗半年后。公司接了个新项目,客户要求很特别,团队里没人有相关经验。我想起孕期看过类似案例,主动提出试试。那两周,白天完成日常工作,晚上等孩子睡了就研究资料到深夜。最后交出的方案让客户特别满意。
项目总结会上,领导特意表扬了我的创新思维。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,成为母亲没有让我落伍,反而给了我新的视角——更包容,更有韧性,更懂得在压力下保持冷静。
今年春天,公司宣布晋升名单时,我听到了自己的名字。从高级经理到总监,这条走了五年的路,在我成为母亲后的一年半里,终于抵达。
站在新的办公室里,窗外是熟悉的城市风景。我想起无数个凌晨喂奶后直接开始工作的清晨,想起一边开会一边默背汇报要点的午休,想起女儿第一次喊“妈妈”时我正在修改最后一份提案。这些碎片拼凑起来的,不仅是一次晋升,更是一个女人的成长。
三十五岁生完孩子返岗,听起来像是个职场下坡路的开始。但对我来说,它成了重新认识自己的起点。我学会了不再在工作和母亲这两个角色之间挣扎,而是让它们互相滋养。工作中的条理让育儿更有规划,育儿的耐心让管理更人性化。
现在的我,还是会手忙脚乱,会为平衡两者而头疼。但我知道,每一个职场妈妈都是在这样的摇摆中前行的。我们带着对孩子小小的愧疚和对工作大大的责任,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——一个专业的职场人,一个温柔的妈妈。
这条路不容易,但值得。因为当你抱着孩子,也能稳稳接住职场抛来的每一个挑战时,那种成就感,是任何单一角色都无法给予的。
而我相信,每一个在深夜里一边哄睡孩子一边回复工作消息的妈妈,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英雄故事。我们的英雄主义,就藏在那些不完美的坚持里,藏在眼泪擦干后的微笑里,藏在每一个平凡却拼尽全力的日子里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风暴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风暴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94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90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85)
3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77)
4做工业设计沟通差,学需求分析后改稿少阅读 (75)
5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