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暴文章风暴文章

结婚十一年他仍会拥抱我

    今天早上,我又收到了那个熟悉的拥抱。

    他刚刮完胡子,下巴还有须后水的清凉味道,手臂环过来,不紧不松,正好把我圈进怀里。我的脸贴在他棉质睡衣上,能听见胸腔里平稳的心跳。这个动作,我们已经重复了四千多次。

    十一年前,我们的第一个拥抱可不是这样的。

    那是婚礼结束,送走最后一拨客人,我们回到租来的新房。穿着敬酒服坐在床沿,婚纱勒得我喘不过气。他走过来,动作有些僵硬,手臂抬得很高,像在完成一个仪式。那个拥抱很短,大概只有三秒,两人都出汗了,黏糊糊的。分开时,他小声说:“现在,你是我老婆了。”语气里有种完成任务的轻松。

    婚后的拥抱渐渐变得自然。他会在我做饭时从背后抱一下,很快松开;会在出门前象征性地搂搂我的肩。像大多数夫妻一样,我们忙着适应彼此的生活习惯——他发现我挤牙膏从中间挤,我发现他睡觉打呼噜。拥抱成了日常程序里一个可有可无的步骤。

    转变发生在第三年。我父亲生病住院,我在医院陪护半个月。那个下午,他来接我班,看见我趴在病床边缘睡着,父亲的手还搭在我肩上。他没叫醒我,只是轻轻把我扶起来,在走廊尽头紧紧抱住我。那个拥抱很长,长得我能数清他心跳了八十七下。他的手掌在我后背上下摩挲,像在安抚受惊的孩子。“没事了,我来了。”他说。那一刻,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“相依为命”。

    孩子出生后,有段时间我们的拥抱变得仓促。总是在换尿布、冲奶粉的间隙,在婴儿啼哭声中完成。有时我刚伸出手,卧室里就传来哭声,拥抱只能中断。但我们发明了新的拥抱方式——并排靠在沙发上,他的手越过熟睡的孩子,握住我的手;或者在厨房,我炒菜他洗菜,用肩膀轻轻撞一下对方。这些算不得拥抱的接触,却让我们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确认彼此还在。

    真正让我意识到这些拥抱有多重要的,是五年前他出差的那个月。第一个星期觉得清净,第二个星期开始不习惯。晚上躺在床上,翻身时没有那个温热的身躯,早晨醒来,没有那个例行的拥抱。我才发现,这些年,他的拥抱已经像呼吸一样自然。他回来的那天,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放下行李张开手臂。那个拥抱带着火车上的味道,有点疲惫,但异常结实。他在我耳边说:“以后再不出这么长的差了。”

    现在,十一年过去,我们的拥抱有了固定的节奏。

    早晨的拥抱清醒克制,是一天的开始;下班回家的拥抱带着外面的气息,有时是阳光,有时是雨水的味道;睡前的拥抱最放松,两人什么也不说,只是静静拥抱着,然后各自翻身睡去。这些拥抱里,有他刚应酬完的酒气,有我哭过后的泪痕,有争吵后的沉默,也有喜悦时的相视而笑。

    最难忘的是去年冬天,我重感冒发烧。他请了假在家照顾我,每隔几小时给我量体温喂药。半夜我咳醒,看见他靠在床头打盹,手还搭在我额头上。我轻轻一动他就醒了,自然地把我揽过去,让我靠在他胸前。那个姿势其实不太舒服,他半坐着,我蜷着,但他一下下拍着我的背,像哄孩子一样。我在他的心跳声里再次入睡,那个夜晚,拥抱成了最好的药。

    这些年的拥抱里,我慢慢读懂了一些东西。

    它不是年轻时的激情澎湃,不是电影里的浪漫桥段。它是知道对方所有缺点——知道他睡觉磨牙,知道他有起床气,知道他固执——却依然愿意张开双臂。是在外面受了委屈,回家可以什么都不说,只要一个拥抱就能缓过来。是深夜做噩梦惊醒,转身摸到身边有人,就能继续安心睡去。

    朋友常说羡慕我们结婚这么多年还这么亲密。其实哪有什么秘诀,不过是把拥抱变成了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的事。吵架后,总有一个先伸出手;开心时,第一个想分享;平淡的日子里,用它来确认“你还在我身边”。

    上个月整理旧照片,看到婚礼那天我们笨拙的拥抱,忍不住笑出声。他走过来从背后抱住我,下巴搁在我肩上:“笑什么?”我说你看我们当时,连拥抱都不会。他收紧手臂:“现在会了。”

    是啊,现在会了。知道用什么力度不会弄疼对方,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更用力的拥抱,知道即使什么都不说,一个拥抱就足够。

    昨天下午,我们在客厅各自忙活——他在回邮件,我在看书。突然他站起来,走到沙发前很认真地抱住我。没有原因,就是突然想抱一下。那一刻,窗外阳光很好,孩子的玩具散落在地毯上,厨房里炖着汤。这个平凡的午后,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拥抱,变得闪闪发光。

    十一年,四千多个日日夜夜,数不清的拥抱。它们串起了我们的婚姻——不是完美的童话,而是真实的生活。有风雨,有阳光,有误解,有体谅。而每一个拥抱都在说:无论发生什么,我在这里。

    今天早上那个拥抱结束后,他像往常一样准备出门。在门口换鞋时,他突然回头说:“对了,晚上想吃什么?”很平常的一句话,我却突然眼眶发热。

    这就是我们的十一年。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,只是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,用拥抱把彼此写进对方的生命里。而我知道,明天早晨,那个拥抱还会如期而至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风暴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