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可怕的是那种“失控感”。好像我坐在一辆没有方向盘的车里,眼睁睁看着它朝着自己不愿意的方向滑去,脚却怎么也踩不到刹车。我开始失眠,夜里两三点还清醒着,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,反复播着白天的尴尬、明天的焦虑和那些“如果当初……就好了”的后悔戏码。早上醒来,第一个念头就是:“唉,又一天。”然后费劲地把沉重的身体从床上拖起来。
转折点,现在想来,有点可笑,竟然是因为一碗被打翻的泡面。
那天晚上加班到很晚,回到家又累又饿,想泡碗面凑合一下。水烧开了,我端着碗往厨房走,脚下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,整碗面,连汤带水,全扣在了刚擦干净的地板上。那一刻,我看着地上那一滩油渍渍、黏糊糊的狼藉,面条可怜巴巴地摊着,几片干瘪的蔬菜贴在地砖上,我突然就崩溃了。不是生气,不是烦躁,而是一种彻底的、精疲力尽的绝望。我靠着厨房的门框滑坐到地上,连哭的力气都没有。
我就那么坐着,也不知道坐了多久。直到腿都麻了,我才抬起头,看着那一片混乱。心里有个声音在说:“看,这就是你现在的生活。一团糟,还散发着隔夜的味道。”但奇怪的是,当最坏的情景以这样一种具体、甚至有点滑稽的方式呈现在眼前时,我反而平静了一些。我意识到,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。我讨厌这种对一切都无能为力的感觉。我得做点什么,哪怕只是先把地上这摊东西收拾干净。
我爬起来,找来抹布和拖把,一点一点地清理。当油腻的地板重新变得光洁,厨房里弥漫着洗洁精淡淡的柠檬清香时,我心里竟然有了一丝微弱的、但确实存在的轻松感。那个晚上,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目标:从明天起,试着用“积极的状态”去改写每一天的结果。我不去想什么宏大的人生哲理,也不指望立刻脱胎换骨,我就想试试,当我换一种心态去面对那些破事时,事情会不会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。
第一天,我刻意早起了一刻钟。没有像以前那样烦躁地按掉闹钟,而是慢慢坐起来,做了几个深呼吸,然后走到窗边,拉开了窗帘。那天早上刚好有阳光,金灿灿地照进来,落在书桌上。我对自己说:“看,今天天气不错。”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。上班路上,我还是挤在地铁里,但我没再像往常那样在心里抱怨人多,而是戴上了耳机,听了一段喜欢的音乐。到公司后,面对那个让我头疼的报表,我没有立刻开始唉声叹气,而是先给自己泡了杯茶,然后坐下来,在心里默念:“好,我们开始吧,一点一点来。”我发现,当我不是带着抗拒,而是带着一种“我们来解决它”的平静心态去工作时,那个报表好像也没那么面目可憎了。那天下午,我居然比预期提前了一个小时完成了任务。下班时,我第一次没有那种被掏空的感觉。
这些小尝试,像一颗颗小石子,在我死水般的生活里,荡开了一圈圈涟漪。
我开始有意识地在每个觉得快要“掉下去”的瞬间,拉自己一把。
比如,有一次和一个同事沟通一个方案,我们产生了分歧。要在以前,我脑子里肯定会立刻拉响警报:“完了,又要吵架了,他肯定觉得我能力不行。”然后要么带着情绪争执,要么就憋屈地妥协,回去自己生闷气。但那天,我感觉到那个熟悉的焦虑感又冒头了,我停下来,吸了口气,试着换了个角度。我对自己说:“他的反对,是不是正好能帮我发现这个方案里我没注意到的问题?这是个完善它的机会。” 于是,我没有立刻反驳,而是看着他的眼睛,真诚地说:“嗯,你的担心有道理,你能具体说说,你觉得哪个部分可能会有风险吗?” 结果,那场原本可能剑拔弩张的讨论,变成了一次卓有成效的头脑风暴。我们最终拿出了一个比我们各自最初的设想都更周全的方案。散会时,那位同事还拍了拍我的肩膀说:“刚才合作挺愉快的。”那一刻,我心里那种温暖和充盈,是以前在对抗和逃避中从未体验过的。
还有一次,一个我准备了很久,自以为十拿九稳的客户,最后选择了别家。消息传来时,团队的士气都很低落,我自己更是像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。失落和自责是肯定的。但我没有允许自己在这种情绪里沉溺太久。那天晚上,我独自在办公室里坐了很久,没有抱怨客户没眼光,也没有责怪团队不给力。我拿出笔记本,开始复盘整个项目。我一条条地写:我们哪里做得好?哪里是亮点?哪里其实可以做得更好?竞争对手可能提供了什么我们没想到的价值?写着写着,我的心渐渐明朗起来。这次失败,不再是一个冰冷的、否定我的结果,而变成了一张清晰的、指向未来的路线图。第二天,我召集团队,没有批评,而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这份复盘。我说:“这次我们没赢,但我们摸清了路。下一次,我们知道力气该往哪里使了。”我看到团队成员的眼睛里,熄灭的光又重新亮了起来。
这些一点一滴的积累,让我慢慢相信,心态真的像一块神奇的橡皮擦,它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,但它可以擦掉我们赋予那些事实的、灰暗的解读,然后用一种更明亮、更有力量的笔触,重新描摹一遍。
我不再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被生活蹂躏的受害者,而是一个有选择权的参与者。环境还是那个环境,压力也并没有消失,但我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变了。我从那辆失控的车里,终于摸到了方向盘。虽然路依然不平坦,但我知道,我可以调整方向,我可以控制速度,我可以选择欣赏窗外的风景,而不是一味地盯着路上的坑洼。
现在,我依然会遇到糟心的事,依然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。但不同的是,我心里有底了。我知道,当阴天再来时,我有能力为自己点一盏灯。那盏灯,就是无论发生什么,都选择用积极的状态去面对、去解读、去行动的那份信念。
这个过程,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,有什么顿悟的神奇瞬间,它更像是在潮湿的木头上一遍遍地摩擦,直到终于冒起第一缕青烟,然后小心地呵护这点星火,添上细小的柴薪,让它最终稳定地、温暖地燃烧起来。
生活还是那个生活,但因为我看待它的眼睛变了,它回报给我的,也就全然不同了。我不再说“唉,又一天”,而是会说“好,新的一天”。这一字之差,中间隔着的,是那一碗打翻的泡面,是无数个主动选择的瞬间,和一颗终于决定不再沉睡的心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风暴文章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风暴文章
热门排行
阅读 (77)
1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74)
2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65)
3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62)
4网上买薯片,收到后袋子漏气阅读 (61)
5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